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2025 年 7 月 29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举行揭牌仪式,正式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序列。此次重组使长安汽车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形成央企汽车"三足鼎立"格局,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央企架构自 2009 年东风重组哈飞以来的最大结构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新集团保留"长安"品牌而非采用"中国第三汽车集团"等命名,既体现对 156 年军工基因的传承,也凸显"新四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朱华荣董事长作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其"新职务、老团队"的人事安排,暗示着"十四五"期间将延续"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与"香格里拉"电动化计划。这种稳定性在央企重组案例中较为罕见,反映出国资委对长安现有技术路线的认可。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网站的央企名录已经完成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序号为 73。这也是继新增的中国雅江集团之后,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 100 家央企。
不过尽管长安汽车迎来这一历史性机遇,但其股价并未因此提振。外界认为对于这种"身份升级但估值未升"的现象,本质反映资本市场对传统车企转型的审慎态度。据麦肯锡测算,传统 OEM 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成功率不足 20%,这或许是投资者保持观望的关键原因。
此截至 2025 年 7 月 30 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 13.22 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0.05 元,跌幅 0.38%。当日成交量为 219.73 万手,成交额达 29.45 亿元。前利好消息亦未能拉动股价持续上涨。
回顾 2025 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上半年盈利 20-30 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 22.4 亿元,同比大增 189.28%-233.93%。
在长安汽车上半年预计达 20-30 亿元盈利中,有三大笔主要来自"卖子"、"炒股"等非经常性损益。
其中,第一笔为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该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1 亿元。第二笔为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4 亿元。第三笔为该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7.75 亿元。
综上,三笔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了高达约 52.75 亿元的净利润。若扣除上述三项非经常性损益,长安上半年业绩区间或大幅缩水至 -32.75 亿元至 -22.75 亿元。
为此,长安汽车亦在通过多种途径提振主营业务,包括推出激励计划,以及在产品端加码上新。
7 月 13 日,长安汽车发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显示,长安拟向不超过 1292 名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中干及核心骨干,授予不超过 9500 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 1.98%,授予价格为每股 6.66 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从长安汽车业绩预告来看其基本面还是比较弱的,在主营业务比较弱的情况,很难长期支撑股价处于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距离长安、东风两大汽车集团的重组暂停、国务院批准兵装旗下汽车业务独立,仅过去 55 天。
可以肯定的一面是,新长安集团成立的背后,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就在今年 6 月初,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升格的同时,此前东风股份也发出一份耐热寻味的公告。
东风股份公告称本公司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东风股份这则公告也意味着自今年 2 月 9 日传出的东风、长安合并重组事宜摁下了暂停键。
2 月份两大车企刚传出重组时,有业内指出,由于长安汽车的行政级别更低,因此东风集团将是重组的主导方,而长安汽车将成为被重组者。这在当时的股价走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重组消息发布后,东风系股价集体大涨,而长安汽车股价表现平平。
而原本弱势的一方的长安汽车此次正式迎来升格。
业界分析认为,兵装旗下的(长安)汽车业务作为独立央企出现后,地位提升,与一汽、东风平起平坐,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行业话语权上获得更强保障。这也是推动央企聚焦主业、专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因此,将优势的汽车产业从庞大的军工集团中分立出来,使其能更心无旁骛地聚焦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新能源转型。
除此之外,东风汽车的新能源板块也迎来战略调整。主要原因在于尽管东风汽车在新能源的起步阶段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不过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025 年,由于品牌增长趋势放缓,未能实现年度销量目标。
以东风奕派为例,其在上半年的表现就未能达到预期。
东风汽车今年设定了 100 万辆的新能源车销售目标,东风奕派作为东风乘用车新能源核心业务板块之一,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今年初,东风奕派在事业部工作大会上宣布,计划在 2025 年实现 20 万辆的销售目标。然而,根据其上半年 2.5 万辆的零售销量来看,年销售目标的完成率仅为 12.5%。
就在今年 6 月底,东风汽车将"风神"、"奕派"和"纳米"三个品牌整合至"奕派科技"旗下,以加速自主乘用车品牌的发展。官方表示,此举是公司在自主乘用车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战略布局。新公司成立后,将重点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加快全新产品的推出,并增加营销资源的投入。
然而,在整合开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东风奕派事业部总经理余飞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尽管其离职理由为"个人原因",但在外界看来,余飞的辞任似乎与东风奕派品牌今年发展不力有关。
8 月 1 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发布会上,东风奕派科技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公布了全新的"未来之翼"战略规划,分为技术、品牌、产品、市场四个维度。
此外,东风奕派科技还公布了与华为合作的相关信息,将从产品开发、营销、到生态全方位深度合作,打造东风"含华量"最多的产品系列。双方合作的高端智能全尺寸 SUV,将于 2026 年正式上市,未来每半年会推出一款新车型。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正成为行业共识。业内人士认为,从全新战略发布来看,集中优势资源、"握紧拳头"发展的东风奕派科技,有望快速抢占智能电动时代的战略高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2025 年以来,东风奕派科技发展势头良好。
8 月 1 日,根据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 1 至 7 月,累计销售新车 134,592 辆,同比增长 32%;其中,7 月单月销售新车 27,923 辆,同比增长 70.9%。另根据 2025 年 8 月 1 日收盘数据,东风股份报收于 7.23 元,当日涨幅 0.98%,成交额 1.81 亿元,总市值达 144.60 亿元。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配资专业股票配资网站,网上配资账号,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