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救急药,不是放着就行,得知道每种药 “能干嘛、怎么用”。
下面这 20 种都是急诊科医生常推荐的家庭救急药物,看完就能懂,下次用的时候不用慌~
(本文字数4000+,内容较多,可收藏备用)
图片
一、外伤急救类:割伤、擦伤、扭伤就找它们
1. 碘伏消毒液(瓶装 / 棉签装)
类别:皮肤黏膜消毒剂
作用原理:杀灭皮肤、黏膜表面的细菌、真菌,减少伤口感染,刺激性比酒精小,不会疼得厉害
适用场景:割伤、擦伤、蚊虫叮咬后抓破皮,还有口腔内侧、外阴等黏膜处的轻微损伤(比如嘴角溃疡)
用法用量:用棉签蘸取,均匀涂在伤口及周围 2 厘米的皮肤,每天 2-3 次,直到伤口结痂
注意:别和红药水一起用,会产生有毒物质;伤口深、出血止不住时,先拿干净纱布压着止血,再去医院
2. 无菌纱布块(独立包装)
类别:伤口覆盖敷料
作用原理:隔绝外界灰尘、细菌,保护伤口不被摩擦,还能吸收伤口渗出来的液体
适用场景:手掌擦伤、小腿刮伤、额头磕破等较大的伤口(比 1 厘米大的),或者渗液多的小伤口
用法用量:先用碘伏消毒伤口,再铺 1-2 层纱布,用医用胶带固定,每天换 1-2 次,纱布湿了就及时换
注意:别用非无菌的纱布(比如家里的旧棉布),会带细菌;伤口没消毒就敷纱布,容易感染
3. 创可贴(普通型 / 防水型)
类别:小型伤口保护贴
作用原理:临时盖住小伤口,防止沾水、沾灰,轻微加压止血
适用场景:指尖割伤、浅表擦伤(比如胳膊蹭到桌子角),防水款适合洗手、洗澡时用
用法用量:撕开封皮,把吸水层对准伤口,贴紧四周,每天换 1 次,或者湿了就换
注意:伤口有渗液、或者超过 1 厘米长,别用创可贴,会闷住伤口;贴太紧会勒得疼,松一点刚好
4. 云南白药气雾剂(红瓶 + 白瓶)
类别:跌打损伤外用剂
作用原理:红瓶 “保险液” 快速止痛,白瓶 “主剂” 消肿散瘀,缓解肌肉、关节的肿痛
适用场景:崴脚、膝盖撞肿、腰扭伤、运动后肌肉酸痛(比如爬山后小腿疼)
用法用量:急性期(受伤 48 小时内)喷红瓶,距离皮肤 10-15 厘米,喷 2-3 下;48 小时后喷白瓶,每天 3-5 次
注意:皮肤破了不能喷,会刺激伤口;孕妇别用,可能影响胎儿;喷的时候别对着眼睛、鼻子
5. 红霉素软膏(10g 装)
类别:外用抗生素
作用原理: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阻止细菌繁殖,预防和治疗小伤口的轻微感染
适用场景:擦伤后红肿、口角炎(嘴角烂了)、轻微烫伤(没起水泡的)、甲沟炎早期(指甲边红肿)
用法用量:用棉签蘸一点,涂在患处,每天 2 次,连续用别超过 3 天
注意:对红霉素过敏的人别用;用了 3 天没好转,或者更肿了,赶紧去医院;别涂在大面积伤口上
图片
二、解热镇痛类:发烧、头痛、关节疼能用
6. 对乙酰氨基酚片(成人 / 儿童剂型)
类别:解热镇痛药
作用原理:通过抑制体内 “致热因子”,降低体温,同时缓解疼痛(不影响炎症,只止疼)
适用场景:感冒发烧(体温≥38.5℃)、头痛、牙痛、关节痛、痛经(轻中度),儿童选混悬液(甜的,孩子愿意喝)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通常 0.5g / 片),每天最多 3 次;儿童按体重算,每次 10-15mg/kg,每 4-6 小时一次
注意:孕妇、肝肾功能不好的人慎用;别和其他含 “对乙酰氨基酚” 的感冒药(比如泰诺)一起吃,会过量伤肝;连续退热别超过 3 天
7. 布洛芬片 / 胶囊(成人 / 儿童剂型)
类别: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
作用原理:既能抑制 “致热因子” 退烧,又能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止疼退热时间比对乙酰氨基酚长
适用场景:和对乙酰氨基酚差不多,还能缓解痛经(重度)、肌肉酸痛(比如落枕)、痛风急性发作(轻中度疼)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粒(0.2g / 粒),每天最多 4 次;儿童选混悬液,每次 5-10mg/kg,每 6-8 小时一次
注意:胃不好的人饭后吃,减少刺激;哮喘患者慎用,可能诱发喘;连续退热别超过 3 天,止疼别超过 5 天
8.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 片)
类别:解热镇痛 + 抗血小板药
作用原理: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防血栓),中剂量解热镇痛(和对乙酰氨基酚类似)
适用场景:① 突发头痛、牙痛(中剂量用);② 疑似心梗时应急(立即嚼服 3 片,100mg / 片,临时救命用)
用法用量:解热镇痛时,一次 1 片,每天 3 次;心梗应急时,嚼服 3 片,别吞整片(嚼碎吸收快)
注意:胃出血、胃溃疡患者禁用;儿童别用来退热,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伤肝伤脑);应急用后必须去医院
9.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如散利痛)
类别:复方解热镇痛药
作用原理:含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疼)、异丙安替比林(加强止疼)、咖啡因(提神,缓解头痛昏沉)
适用场景:感冒伴随的混合性疼痛(比如头痛 + 肌肉痛 + 喉咙痛)、神经痛(比如偏头痛)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每天最多 3 次,温水送服
注意:别长期用,超过 1 周可能伤肾;对其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人别用;别和其他解热镇痛药一起吃
图片
三、抗过敏类:皮肤痒、过敏打喷嚏能用
10. 氯雷他定片
类别:第二代抗组胺药
作用原理:阻止体内 “组胺”(引起过敏的物质)发挥作用,减轻过敏反应,嗜睡副作用轻
适用场景: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痒、接触性皮炎)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10mg / 片),每天 1 次;儿童(2-12 岁)按体重,体重>30kg 一次 1 片,<30kg 一次半片
注意:过敏严重的情况(比如呼吸困难、喉咙发紧、脸肿),别只吃这个,立即打 120;空腹或饭后吃都行,不影响效果
11. 西替利嗪片 / 滴剂
类别:第二代抗组胺药
作用原理:和氯雷他定类似,抗过敏效果稍强一点,滴剂适合小孩和吞咽困难的人
适用场景:和氯雷他定差不多,还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眼睛痒(比如过敏性结膜炎)、皮肤划痕症(抓一下就红一片)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10mg / 片),每天 1 次;儿童选滴剂,2-6 岁一次 5 滴,7-12 岁一次 10 滴,每天 1 次
注意:部分人吃了会轻微犯困,开车、操作机器前别吃;别和其他抗组胺药一起用,会加重嗜睡
12. 炉甘石洗剂
类别:外用止痒收敛剂
作用原理:含炉甘石、氧化锌,能吸附皮肤表面的汗液和分泌物,减轻瘙痒,让皮肤干燥一点
适用场景:皮肤过敏痒(荨麻疹、湿疹)、蚊虫叮咬后红肿痒、痱子(夏天脖子、后背长的小疹子)
用法用量:用前摇一摇,让液体均匀,用棉签蘸着涂在患处,每天 3-4 次
注意:皮肤破了、有渗液(比如湿疹流水)不能用,会刺激伤口;别涂在眼睛、口腔、外阴这些黏膜处
图片
四、胃肠道急救类:胃痛、腹泻、烧心能用
13. 铝碳酸镁咀嚼片(如达喜)
类别:抗酸药 + 胃黏膜保护剂
作用原理:快速中和胃酸(缓解烧心反酸),同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刺激
适用场景:突发胃痛(吃多了、吃凉了引起的)、烧心(反酸到喉咙口烧得疼)、胃胀(饭后觉得肚子胀)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2 片,饭后 1-2 小时嚼服,每天最多 3 次;儿童(6-12 岁)一次半片,用法和成人一样
注意:连续用别超过 7 天,长期用可能影响钙吸收;吃了之后可能会大便偏软,不用慌
14. 蒙脱石散
类别:止泻剂
作用原理:像 “小海绵” 一样,吸附肠道里的毒素和水分,减少排便次数,让大便变稠
适用场景:急性腹泻(吃坏东西、病毒性肠炎,比如诺如病毒)、消化不良引起的稀便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袋(3g / 袋),用 50ml 温水冲开,每天 3 次;儿童按年龄,1 岁以下一次 1/3 袋,1-2 岁一次 1/2 袋,每天 3 次
注意:腹泻时别只吃这个,要搭配口服补液盐(防脱水);便秘的人别用,会加重;和其他药间隔 1-2 小时吃,避免影响吸收
15. 口服补液盐 Ⅲ
类别:电解质补充剂
作用原理:含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补充腹泻、呕吐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比喝白开水管用(白开水没电解质)
适用场景:腹泻后预防脱水(比如拉了 2-3 次)、呕吐后没力气(比如晕车吐了)、发烧时出汗多(怕脱水)
用法用量:1 袋用 250ml 温开水冲,别多加水也别少加,按说明书喝 —— 成人每次腹泻后喝 250ml,儿童每次喝 100-150ml/kg(分多次喝)
注意:冲好的液体别放超过 24 小时(常温),放冰箱也别超过 48 小时;严重脱水(比如口干、尿少、没力气站),赶紧去医院输液
16. 颠茄片
类别:抗胆碱药(缓解痉挛)
作用原理:放松胃肠道平滑肌,减轻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比如肚子一阵一阵绞着疼)
适用场景:胃肠痉挛(吃凉了、吃辣了引起的肚子绞痛)、胆囊炎轻微腹痛(右上腹疼)、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轻微绞痛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10mg / 片),疼的时候吃,每天最多 3 次;儿童按体重,每次 0.3mg/kg,每天最多 3 次
注意: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老男人常见)患者禁用;吃了会口干,多喝口水能缓解;别和其他解痉药一起用
图片
五、心脑血管 / 特殊应急类:心绞痛、低血糖能用
17. 硝酸甘油片(处方药)
类别:抗心绞痛药
作用原理:扩张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增加心脏供血,同时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快速缓解心绞痛
适用场景:心绞痛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像有东西压着,可能放射到肩膀、下巴)
用法用量:立即舌下含服 1 片(0.5mg / 片),别吞下去(舌下黏膜吸收快);5 分钟没缓解,再含 1 片;最多含 3 片
注意:低血压、青光眼患者禁用;必须避光存放(放棕色瓶里),开封后 3 个月内用完(过期没用);含服后可能头晕,坐下歇会儿
18. 葡萄糖注射液(50% 浓度,口服)
类别:快速升糖剂
作用原理:直接补充葡萄糖,被身体快速吸收,升高血糖,缓解低血糖症状
适用场景:低血糖急救(比如饿太久头晕、心慌、出冷汗、手抖,吃了东西没缓解)
用法用量:打开瓶盖,直接口服 10-20ml(大概 2-4 瓶盖),喝完 10 分钟左右测血糖,没升再喝一点
注意:糖尿病患者禁用(会让血糖飙升);只是临时缓解,频繁低血糖(一周超过 2 次),要去医院查原因
图片
六、呼吸道急救类:哮喘、喘息能用
19. 沙丁胺醇气雾剂(处方药)
类别:支气管扩张剂
作用原理: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让空气能顺畅进出,缓解哮喘引起的呼吸困难
适用场景:哮喘急性发作(突然喘不上气、喉咙里有 “哨子声”、咳嗽不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喘息
用法用量:先摇匀气雾剂,深呼气,然后把喷头放进嘴里,按下喷头的同时深吸气,之后憋气 5-10 秒;一次 1-2 揿,每天最多 8 揿
注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一天用超过 3 次,说明哮喘没控制好,要去医院调药;用多了可能心慌、手抖
20. 氨茶碱片
类别:支气管扩张剂
作用原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还能轻微兴奋呼吸中枢,缓解喘息,让呼吸更顺畅
适用场景: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比如老慢支犯了,喘得厉害)、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喘息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 1 片(0.1g / 片),每天 3 次;儿童按体重,每次 4-6mg/kg,每天 3 次
注意:过量会心慌、手抖、失眠,别自己加量;肝肾功能不好的人要减量;别和红霉素、克拉霉素一起吃,会增加副作用
图片
最后再提 3 个关键提醒,别忽略!
这些药都是 “应急用”,只能临时缓解症状 —— 比如胸痛含了 3 片硝酸甘油没好,立即打 120;腹泻用了蒙脱石散还拉,去医院查是不是感染;别想着 “吃了药就没事”,该就医还得就医。每次用之前看说明书 —— 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或者有基础病(比如高血压、肝病)的人,别凭感觉吃,剂量错了可能出问题。定期整理药箱 —— 每半年翻一次,过期的药赶紧扔(比如硝酸甘油过期了没用),受潮、变色的药也别用,存放要避光、远离小孩(别让孩子拿着玩)。家庭药箱不用堆太多药,按家里人的情况备 —— 有老人就多备硝酸甘油、口服补液盐;有小孩就备儿童剂型的退烧药、抗过敏滴剂;有哮喘患者就备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症才管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专业股票配资网站,网上配资账号,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